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农村学生怎样提高英语口语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8-05-1734

农村学生怎样提高英语口语

教师在教学中活化学习内容资源、创设情趣交际环境和活动互动交流等,对优化口语教学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农村学生怎样提高英语口语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农村学生怎样提高英语口语

(一)重视利用现有资源,师生多听多模仿,提高语音素质

与城市里面的学校相比,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教学条件都相对有限,同时农村学生接触学习英语范围小,能用的方式很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模仿教师与录音为主。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此,教师应该长期坚持认真听录音,练读,练说,不断地纠正自己英语发音中存在的问题,改正错误的语音语调,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除此之外,教材都配有相应的录音磁带,而农村中学基本都没有多媒体,那么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录音磁带为学生模仿发音提供方便。

(二)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

对农村学生来说,使用日常教学的简单用语,他们都如同听天书,在口语课上他们更是难以启齿,应该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尽量启发学生说,不怕出错,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他们出错。只有不怕犯错,勇于开口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进步最快。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不敢开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自信,怕出现错误被别人笑话。

但是在实际上,虽然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词汇量也不是很多,但我们所学的人教版教材中每单元的warming up和Speaking部分较简单,完全可以作为口语练习材料。以农村学生的的基础来说,可以让他们先进行预习准备自己要说的内容,每人第一次必须说两句,人人都必须开口,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学生断了想逃避不开口的念头,并鼓励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取创设情境、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曲等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

(三)口语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文化背景

语言的交流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些列的语法规则与词汇,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地区等的社会文化遗迹风俗习惯。一句语法规则完全正确的话,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者说话的对象不恰当时,或者是与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不相符,其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仅仅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不能够只注重发音、语法等方面的培养,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和传授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学会得体地交际,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

(四)将“听”“说”融于一体,注意对学生方法的指导

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学生善作倾听者。在“听”的过程中要耐心专注,根据说话人的语言、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话语内容的重点,听一句话,抓主干;听一段话,抓主要意思;听一篇文章,抓主旨,善抓提示性的关联词是迅速提炼文章主旨的有效方法,如“但是”、“可是”、“因此”、“所以”等;引导学生听说结合。其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口语交际技巧,如在交际前最初几分钟,要怎样才能增强表达效果,面对沉闷的气氛,如何打破僵局。

要注意交际中的其它语言因素(语气、语调、停顿、节奏、重音、手势等)的辅助作用。然后是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示范,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口语交际具有现场性、流动性等特点。

教学时应坚持“交际至上”原则,为学生展示一些生动、风趣的口语实例,将其过程、步骤详尽地展现给学生,从模仿到积累再到运用。设置具体的交际环境,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是否连贯,思维是否有逻辑,手势、姿态是否恰到好处,内容是否生动、具体以及听众的反应等,反馈的信息要有针对性。

(五)必须要端正教师“教”、学生“学”的思想

首先,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下摆脱出来,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在第一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能力十分重要,每一种语言都是有声的,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先从听说开始。听说能力的强弱,对英语的读写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成败。

教师不能为了升学考试就忽略了能力培养、轻视口语的训练,要知道现在在英语考试中听力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次,要让学生自己清楚的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思想。教师要主动的与学生一起讨论英语尤其是口语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学好英语并不是因为对考试重要,而且因为对他们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怎样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口语

一、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敢说

首先,教师应多用鼓励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开口说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点滴的进步时,应适时给予真诚的鼓励,增强他们说英语的胆量。如Very good, Well done等激励性的语言,即使是纠错也要先肯定其成绩,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对一些小错,尤其是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都有利于学生说的训练。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师,对于性格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关注他们的差异。对于自信、自尊心强烈的学生,教师可用“激将法”,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对性格内向、自信心不强或自卑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而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二、营造课堂交际氛围,使学生爱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营造交际氛围,创设语言交流机会的。

(一)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样做,学生有了大量听英语的机会,让他们先听后说,以听促说。

比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堂英语课时就用英语给学生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学英语有什么用处,并列举了学生身边常常接触到的英语或英文字母,并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虽然学生听的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听不懂,但是英语教师一口流利自如的英语,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据,对教材本身提供的情景做适当的调整、删减,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动作、表情、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交际情景。

例如,在教“Shopping”这一语言功能时,我让学生带一些香蕉、苹果、梨、橘子等实物,通过创设情景呈现有关对话知识,如“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How many...”“How much...”进行操练。这样的情景交际能更好的训练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三) 同伴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动性,我在教学完新课后会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增加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

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C后,我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What should we do or not do to protect our school/ our earth/ the environment?由于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实践口语表达的好机会。

三、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学生会说

语感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训练学生的语义感,即对语言文字丰富蕴意的感悟,这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诵这一环节。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教材中的对话、段落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背出,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我经常在班里举行课文、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等朗诵比赛。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朗诵的兴致很高,他们的语感也得到了提高。

(二)是训练语韵感,即训练对英语语言节奏、韵律的感悟,感悟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读是学习英语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英语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因此,我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和跟录音模仿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美的感受,让他们有欲望主动去模仿,去表达。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开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推动人探究事物的主要原因。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

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尽量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开口,比如谈论天气、家人及见面打招呼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羞愧、胆怯的学生,对其表现,无论好或差,都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人的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也脱离不了现实生活。因此,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就在故事中、在情景中学习。如在教授动物类的名词时,我事先让学生回家去观察和模仿动物的叫声,之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施展他们的表演才能,再让其他学生参与进来猜猜:What animal is it?这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2. 教师要尽量用全英语授课,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学习英语的较大困难就是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教师就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表达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小学生的词汇很贫乏,尤其是农村小学生。一开始全英语的教学会让他们不习惯,这时,老师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或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适应课堂用语,融入到学习中。

3. 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达到学以致用。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好奇又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语言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不能限定在课堂里,而应该扩展到生活中去。多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English Corner,给孩子提供互相交流的空间,才能大大提高其口语能力。

4.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音、语调的培养。

学生是教师的模仿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教师良好的语音、语调也不是顷刻间就能形成的,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培养。

怎样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口语

一、以活化学习内容为前提,朗读交流理解感知

以教材文本学习内容为表达交流的物质载体,其丰富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表达潜能。内容的活化运用能有效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更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内容的活化也为学生提供了可表达交流的机会,能吸引学生表达的注意力。

在活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和生活经历,引导他们在自我主动朗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

按照表达交流要求,一方面,建议学生运用自主朗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等形式来有效丰富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在综合语言学习认知感悟中形成初步认知感悟印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朗读体验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予以呈现,将语言知识积累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促进语言知识内化生成。通过这样的活化来丰富表达交流,更能使得学生对认知感悟形成理性感知,增强表达主观能动性。

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引导表达交流,能给学生提供可表达交流的话题,开阔知识视野。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下同)的Unit 1 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运用同桌、小组等齐声朗读的形式,就“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进行相互讨论。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能使得学生在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理解实际过程转化为自我主动表达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以活跃表达情境为基础,激发主动交际激情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富有人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这样的情境运用,能让学生在体现自身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基础上,帮助他们释放主动表达的激情。

活跃表达情境,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可自由表达和主动交际的良好学习环境氛围,让他们在自我主动表达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按照语言交际要求,一方面,课堂教学环境体现生本主义原则,以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为前提,围绕尊重和信任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给他们提供可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较大限度地彰显他们的天真活泼,将课堂教学变为他们主动表达交流的乐园。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予以激励评价,让他们在主动交际过程中增强口语表达交流的信心。

课堂交际情境的活跃,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在自带一些水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How do you make the fruit salad?”和“How much do you the fruit?”进行主动表达,让他们将自我学习认知积累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增强认知体验。

三、以丰富活动形式为补充,增强表达认知体验

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表达交流,能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和使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运用,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不足,更能够使得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过程中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满足了学生享受欢愉、寻求知识、发挥创造等心理需要。

丰富的活动形式运用也能体现了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在这些活动运用中,应该把握好“互动性”和“丰富化”原则,即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自我表演,增强认知感悟。同时,活动的运用应体现情趣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多样化形式引导下能主动参与。

教师不妨采用游戏、猜谜、角色扮演等形式延伸课程教学过程。像在一些日常用品、水果、动物单词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猜谜的形式,在要求学生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就“Do you know who is it?”进行表达,将课程文本的静态知识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以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