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广州品牌学校 > 凯育法语 > 凯育新闻 >
中法交流往来历史悠久

中法交流往来历史悠久

课程价格:

在线咨询立即报名
课程介绍发布时间:2012-04-11

中法交流往来历史悠久

中法交流往来历史悠久
广州凯育法语培训中心新闻
(一)“西学东渐”和法国的“中国热”
15世纪,文艺复兴来到法国,经济和文化开始繁荣起来,法国努力向海外、特别是远东进行经济和文化扩张。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的科学思想和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也开始传到中国。“西学东渐”的先行者是欧洲的传教士。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但为此,也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1688年Z月7日,法国第一批来华的耶稣会士是奉国王路易十四的派遣,以“国王的数学家”的名义来到中国的。国王的财政总监科尔贝尔曾嘱咐这批传教士在“宣教之余。随时随地做些必要的考察和探索,使科学和艺术臻于完善。”第一批法国传教士中的白晋来华前己经是法国皇家科学院的通讯院士。科学院经常给在华的耶稣会士寄送刊物和新的科学仪器。康熙在位60余年,对西方传教士采取容留和利用的态度。他对西方科学也持赞赏态度。他向南怀仁学习天文仪器原理和用法。专心学习数学达两年。白晋在宫中定期向康熙传授西方科学和医学知识,并曾提出在中国建立科学院的设想。杰出的法国传教士金尼阁(1577^-1629)先后两次来华。金尼阁凭借他坚实的汉学基础,编著了《中国编年
史》、《西儒耳目资》等著作,向法国人介绍中国历史和语言。《西儒耳目资》实际上为中国提供了最早的拼
音方案,得到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高度赞扬。金尼阁为法中文化交流呕心沥血,最终客死杭州。这一时期先后来华的法国著名传教士还有张诚(法国原名弗朗索瓦·热比雍)、傅圣泽(原名让一弗朗索瓦,傅凯)、宋均荣(原名安托万,戈比)和宫廷画师王致诚(原名让一德尼·阿蒂雷)等人。
法国传教士从中国写回了大量报告。有的回到法国时与孟德斯鸿、伏尔泰等探讨中国问题,反过来对自由派和启蒙思想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自然科学、政抬学等未能深入到民间。郑和下西洋(1405-1433)虽然没有到达欧洲,但比欧洲人来中国早了50年。
(二)中国先行者到法国寻求新知
明朝初期,因为开国草创,需要延揽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朱元璋建立了科举制度。但到了明朝末期,统治者以程朱理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八股文,“八股以外无人才”。但正当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走向反面的时刻,17世纪末.法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高等学府和全国统考制度。后来又不断完善,形成今天的一套完整的公职人员选拔和晋升制度。
以上是广州凯育法语培训中心为您解说中法交好的历史,中法一直都有友好互动往来,您对做个小小中法使者心动吗?对于法国您有什么样的想法么?留学或是移居还是想去旅游呢?去哪里了解不同的过度,增长自己的阅历吧。

咨询热线:

相关课程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