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零基础如何学习英语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9-05-1357

零基础如何学习英语

如果错过学习英语的契机,要怎样学习英语呢?那就重头学起,从基础英语开始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零基础如何学习英语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零基础如何学习英语

1、学习动机是成败的关键

你是学习者,你主导所有的学习,当你罢工时,一切的一切就归零。所以,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抵抗外来的侵袭。外来的侵袭主要是惰性与退缩。

三天捕鱼两天晒网,持续力不够,这是惰性;遇到学习困难就选择放弃,这是退缩。想要克服,不难,那就是你的心要够坚强。坚强来自于学习英语的热情。

有一本杂志做过调查,企业主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特质是什么?排行第一的特质就是热情!热情会带出坚持与专注,做任何事情就容易成功。

如何点燃热情?我个人认为是动机,内在最深层的想望!想要培养热情,那就找出你的学习动机。

为什么想学好英语?请把动机写下来,这些动机必须够强烈,能够感动你自己。尔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与不耐烦时,就可以靠着学习的初衷重新灌注自己力量。

学习的动机因人而异,例如,工作需求、旅游、考试、结交朋友、阅读资料等等…。

记得以前一位同事,他说讲英语是他从小的梦想,所以即使已经六十几岁了,他见到人就是说英语。这样的热情,让人感动,不是吗?

2、学习英语没有捷径

重头学起,看似简单,但是学习者总是千头万绪,找不到着力点。我个人认为,首重建立正确的观念。学习英语没有捷径,也妄想有捷径,必须认清这个事实。

试想,我们花多少时间学习中文,以及多少时间浸染在说中文的环境里,然而大部分人的中文能力也只是普通罢了!更何况,我们是在没有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

其困难度之高,不难想像。所以,学习英语切勿心急,不要好高骛远、囫囵吞枣,必须一步一脚印,靠时间点滴累积,方能有所成就。

3、基础英语的学习步骤

学习基础英语,一定要从发音开始,语言有了声音,学习就会变得容易。初学者,我建议学习KK音标。自然发音法,初学者容易因为母音变化感到困惑;再者。

初学英语,外国语音会感到相当的陌生与抽象,如果没有发音符号标示如何发音,单靠耳朵听音,许多初学者会有学习的困难与挫折。

KK音标熟练后,慢慢地就会过渡到自然发音法。KK音标的拼音原理跟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是一样的,一个符号一个单音,真的不难。

发音和基础教材的学习可以同步进行,也就是先有发音基本概念即可,然后在学习基础英语的同时验证发音。只要学习时间久了,发音自然就会上手。

4、基础英语的学习方法(观念改变>方法改变>成功)

学习英语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错误的学习方式,事倍功半,辛苦而难成。在台湾,国、高中的英语学习,均以升学为目的,着重文法的解析以及解题的训练。

常常是,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听不懂英语,不会说,不会写,大有人在。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使用英语,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宿命,无法改变,所以能够改变的就是学习方法。

零基础学英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方法与毅力。只要带着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你的英语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英语口语如何提高

一、购买一本口语书

好的口语书会告诉你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如何提问,如何回答等。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两本。

一本是由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出版,北京外国语大学余志远编写的《英语口语自学教程》,分上下两册。上册按照传统的"情景对话"规则,列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对话情形。

下册包括"访谈"、"讨论"和"专题讲话"等内容,非常适合口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进一步提高自己。"访谈"告诉你如何提问。

从而使对话一直持续下去;"讨论"教你如何进行辩论;"专题讲话"指导你如何就一个社会问题或人生问题进行长达5至10分钟的连续演讲。

第二本叫做《美国英语口语》,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唐力行改写。

该书原来是"美国之音"初级英语学习的广播节目,内容是讲述一位记者访问美国各个城市,其中包含了许多美国历史文化知识。

二、自言自语

要随时找到一个能和你用英语对话的人是很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条件总是可以创造的。比如每天抽出半小时,在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大声地和自己对话。

假设自己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遇到外国人,比如餐厅、阅览室、教室、公共汽车站、银行、市场、宾馆、机场、办公室等地方。

或者假设和别人讨论天气、学校情况、班级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感受、个人爱好、世界新闻等。

三、拥有一本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

笔者在"漫谈系列"之三里谈到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五个"不要",其实,类似的注意事项远不止这些。

交际过程涉及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过程,而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这种交际过程绝不仅仅是将两种语言进行简单的相互转换。

翻译之前,首先要知道哪些应该直译,哪些应该意译,否则你的翻译往往会极不地道。这里向大家推荐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林大津教授撰写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

四、多参加英语角

一个从不参加英语角的人是很难真正流畅地说英语的。目前多数高校都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英语角。此外,还有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周末英语角。

参加英语角的人有教授、海外留学生、大学生、中学生、企业员工等各行业的英语爱好者。

参加英语角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通过大胆的说、大胆的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

The more mistakes you made,the greater progress you are making.在英语角犯错误是没有人会嘲笑的,但在考试和未来的工作中犯错误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五、勇往直前、单独拜访外国人

不论你的英语口语水平如何,只要有机会,就要单独拜访熟悉的外国人。首先,这可以锻炼你的胆量。一个没有胆量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人,记住再多的英语单词也是没有用的。

其次,可以了解外国人在家里是如何招待客人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际观察外国人的家庭生活。最后,可以检测自己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连续讲英语的能力。

怎么提高英语水平

一、听力

听力部分是四六级考试里面最容易拿分数的部分。总分20分里面,如果听力水平较好,拿16-18分不成问题。

所谓的水平好,我觉得只要能听懂voa stand english,应付六级就足够了。作为我个人,我没系统听过历年四六级考试的题目,但是考试估分,听力都是16-18分。

最开始的时候,我连听voa special english都很困难。我的方法是:一个sp要听4-5次,把里面不懂的英语单词的发音,含义全部搞清楚。

然后每天坚持2个小时的听力训练,狂攻sp。如果没事,就拿一个MP3吊耳朵,让自己慢慢习惯英语语境。

2个月后,我听了一盘四级英语考试磁带,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听不明白的东西变的简单了。

现在,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力基础。接下来,可以进行一些special的听写,尝试听stand English。

这个阶段真是打击你信心的时候^^:听写出现很多拼写错误,stand听起来象天书,然后就想:我的水平还是不行啊,5555~~~不过没关系,其实你已经在进步,只是你没察觉到而已。

坚持下去,慢慢就发现自己的听写正确率提高了,而且stand也变得越来越熟悉。当听写special觉得简单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尝试听写比较短的stand。

如果能坚持进行训练,半年左右,你就已经达到了六级外语听力的要求。因为六级对听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能听懂stand的话,你真是会觉得六级的语音真的挺慢的。

这里说一点,其实考试前听一些历年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真题,可以帮助你了解题型,熟悉考试模式,所以还是绝对值得的。本人对听力比较自负,所以没怎么听过,结果听力总是拿不到满分。

二、单词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知道,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没有单词,就好象建大厦没有砖头,只能幻想空中楼阁。但是被单词又被大家认为是最难,最枯燥的事情。

基础好的朋友可以通过阅读学单词,但是对基础不好的,这点根本行不通。

整篇文章都看不太明白,还谈什么学单词呢?既然咱们现在水平不行,就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考完六级,背单词的草稿纸已经放满了一个大箱子。

大家肯定有这种经验,前不久背了的单词,很快就忘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当时是每天固定背30-40个左右的单词。

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单词,然后每个礼拜天,花1小时把一个礼拜的单词复习一下,每一个月又花几个小时把一个月的单词复习一次。

这样下去,半年就能积累比较大的词汇量。在考试前,把单词再温习一次。因为是针对考试,可以找到关于四六级考试的高频词语,重点背诵一下(网络上有很多相关资料)。

对于考试中间的vocabulary,就需要靠做题目了。我考六级的时候,是做的北外出的一本六级考试词汇突破。

花一个礼拜把里面的题目全部弄清楚,不懂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因为六级往年的经验就是:很多题目是重复的。

三、阅读

阅读在我看来,就是通过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基础比较差,太难的文章肯定不适合基础差的朋友。先可以看一些"书虫"(高中水平)一类的改编小说,练练感觉。

当单词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提高阅读水平了。

第一是做真题,从四级到六级,力争把真题里的句子、单词都弄明白,并且对其中的难句做一定的分析,特别是语法结构。

这里有一个问题:最开始你做题目的时候准确率会很低,千万别灰心,坚持下去,从每一篇阅读里面吸取精华,很快就会发现:阅读真的没那么可怕。

第二,对于六级,平时可以看看China daily一类的新闻杂志,即可以提高自己的兴趣,又增强了阅读水平。现在我每天晚上都喜欢看1-2版英文报纸,已经成习惯了。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