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如何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8-06-1247

如何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期训练的重要环节,会对幼儿以后的性格、人格、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如何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何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一、丰富的生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源泉

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观察各种事物,扩大孩子的眼界,鼓励孩子多提问,当然家长也要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从而树立孩子开口说话的信心。丰富孩子说话的内容是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

电视少儿节目,让孩子模仿正确的语言,学习表情,体会语调,增加词汇量,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多讲

幼儿中后期,家长指导孩子看图讲述、续编故事、讲故事,让孩子观察一些有教育意义、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幼儿读物,图画书等,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幼儿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样不但启发幼儿加深对事物形象的认识和记忆,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让孩子去观察推论,先指点给孩子思考的路子,再教给孩子表达的技能。采用点拨启发的办法提出新词,而不是把新词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乐于接受。孩子动脑又动口,把平时获得零星分散的词汇起来,把美好的情感、愿望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是幼儿愿学愿做的。

三、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

有了教师及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孩子就会有交流的愿望,他的潜力才能就会被充分挖掘,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我们还应多给孩子留一点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拥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寻找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并且让幼儿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交流活动,不仅为幼儿积累了谈话经验,更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一吐为快”之后幼儿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幼儿新一轮的交流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

陈鹤琴认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比较好的教具。”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1、 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愿意讲话。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同伴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生疏的,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要去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当第一次见到每一个孩子起就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并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

因此,我们教师为了使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和小伙伴,要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将活动室布置成童话般的世界,设计各式各样的语言角,如:阅读角、木偶纸偶角、图书讲述角,逐周更换形象生动、富有情绪的墙饰,使他们想说话、爱说话,主动创造说话的条件。

使幼儿从感情上得到满足,想到老师象妈妈一样可亲可信。陌生感、胆怯感情绪消除,开始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产生说话的愿望,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2、创造轻松愉快的交往环境,让幼儿自由讲话。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之间自由和大胆的语言交流有利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为小班幼儿创设活动的环境时,应注意给幼儿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打开心扉自由地与教师、同伴交流;结合小班幼儿好动、好问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有意为幼儿创造条件自由说话,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增加对幼儿口语的刺激,提供给他们大量的玩具,尽情地玩玩说说,彼此协商,在共同游戏与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组合。每天利用来园、离园的时间,教师有意识地轮换和幼儿自由谈话,让他们既轻松又自主的接受许多相应的词汇,如:“您早”、“谢谢”、“再见”、“漂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真可爱”、“不慌不忙”等;结合幼儿生活和开展创造性游戏,如: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买一个苹果、搭建一辆汽车等,教会幼儿逐渐地使用数量词:条、件、个、双、只、辆等,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条件下,即满足了玩的愿望,又进行了口语的训练。

此外,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特别喜欢玩滑滑梯,攀登架等,他们可以一个人不声不响地上上下下玩得很久,我便抓紧时机和他们交谈,并有意促使小朋友互相交谈,老师从中指导,如:我指着檀简站着的格子说:”这是你的家吧,快请我进去做客。”檀简很有兴趣的说:“老师,您请进……”这个举动吸引了其他幼儿踊跃介入对话、交谈。

同样在户外自由活动,玩器械等活动时,我有意让幼儿进行口语练习,如:玩圈时让他们说:“我在学小兔跳圈”、“我在用圈圈开汽车”、“我在玩套圈”等。玩球时,让他们说:“我拍球”、“我滚球”、“我传球”、“我在投篮”。还有:“我在拉小拖车”、“我抓老鼠尾巴”、“我跳羊角球”等。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产生想说话、爱说话、要说话的强烈欲望。我常常看到孩子们自己组织起来,利用石凳、石椅、玩沙场地等,边玩边交谈,他们在动中练,练中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渗透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有效途径。

词汇是构筑语句的最小单位,掌握词汇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进行言语交往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要重视丰富幼儿词汇的工作,并运用词构成句子。幼儿学说话是从听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的,成人给予他们的任何一个口头言语和刺激,都是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我常常利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来丰富幼儿的词汇并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利用体育活动时间

利用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让幼儿表演形象动作,充分发挥幼儿观察能力,丰富词汇,练习口语讲述;如:幼儿做走、跑、跳、拉、抬、搬、提等动作后再说许多短句“我在跑”、“他在抬”、“我用单脚跳”、“你搬得动平衡木吗?”等等,或者请能力强的幼儿相互表演讲述表达“我模仿小鸭走”“我表演青蛙跳”“我做小鸟飞”“我是小鸡在吃米”等等,幼儿的积极性高、争先恐后来讲述,自告奋勇来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并表达;这样不知不觉即锻炼了表现力,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体育游戏,教给幼儿一些正确相处的常用语言,是丰富词汇、训练短句的主要途径。3岁幼儿喜爱做体育游戏。

在游戏中加上简单的游戏情节,既丰富了游戏内容,又达到动静配合训练了口语;如:在玩游戏“捉鱼”,一边捉一边教幼儿说:“我捉了一条鱼”“我又捉了一条鱼”“我捉了许多条鱼”“这些鱼真漂亮,很好吃,我们一起来煮鱼吃”……这样不断的丰富词汇、练习短句,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散步时间

我们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小班幼儿明显特点,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形象记忆能力比较强,因此,幼儿对直接感知事物时出现的词理解得快,记忆得牢。所以,利用户外散步参观公园,观赏花卉等,我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述;如:老师问:“你看花圃里有什么颜色的花?”幼儿答:“我看到了红颜色的花。”

“我看到白颜色的花。”“我看到黄颜色的花。”等,接着我趁热打铁,引导幼儿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花圃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他们马上模仿表述,常常这样强化练习,渐渐地大多数幼儿能扩散运用五颜六色词说出不同的句子;如:“我看到五颜六色的气球在天上飞。”“小朋友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五颜六色的雨伞真漂亮。”说明幼儿对该词已经消化吸收了。

散步时经常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中植物、动物的变化,和他们一起给花浇水、给鱼换水、喂食;孩子们观察谈论,林子然说:“这水真清,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陈尔均用手摸仙人掌时说:“这里有刺,硬硬的尖尖的,感觉会疼。”陈玉河用手抓枇杷核时说:“枇杷的核真光滑,我抓不住它,溜掉了。”这样有意让幼儿无时无刻的在动中说、看中说、想中说,口语不断发展提高。

3、利用阅读时间

幼儿非常喜爱图书、电视动画片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好的动画片中的语言(有声音、有画面)通俗、精炼、易懂,给幼儿提供了学习规范性的语言榜样,视听结合,幼儿在具体形象的艺术性语言、画面中边说边看。

如:“小猪盖房子”“下雨的时候”“小兔乖乖”“拔萝卜”“大家爱清洁”“熊妈妈的生日”等里面重复性语言多,适合小班幼儿,有意识引导幼儿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有目的的练习对话;并组织指导幼儿进行以上文学作品的表演游戏,让孩子们边动边说,从开始的模仿到自由想象发挥说,激发幼儿强烈地表述欲望,促进口头语言的发展。

家园合作,协力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幼儿的言语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家长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在幼儿园加强实施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引导家长注重对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争取家园共同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们经常进行亲子语言游戏活动,围绕课题计划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家长共同参与,既了解我们的具体过程,又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合,帮助幼儿在家复习巩固;同时鼓励家长天天与幼儿交谈15至20分钟,既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又能促进幼儿口语表达的提高和加强亲子沟通。

在此基础上还举办各类有关口语表达方面的经验交流、语言游戏观摩活动、家园联欢等活动,取得家长配合,使家长重视起来并参与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计划之中,促使家长能步调一致地与我们共同配合进行培养。

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想说”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有些教师要求孩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清楚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孩子们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么说一些与教师问题无关的话,或者重复教师说过的话,而不是针对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和回答。

这有来自课程设计偏难偏怪、脱离幼儿实际生活方面的原因,有来自于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回答问题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于教学气氛、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该如何引导幼儿想说呢?

首先,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比如,在一节中班语言活动上,我把孩子们在小班或者更早的照片拿出来,让孩子们看看他们都是谁,当孩子们一看原来是自己班上的某某小朋友时,都特别兴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提出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问题,如照片上的孩子与现在有什么不同,你们喜欢现在的自己还是小时候的自己,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事情等,孩子们就会愿意说、想说。

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语言教学,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来丰富幼儿体验,使幼儿有话可说。比如,幼儿对动画片感兴趣,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然后让幼儿讲讲自己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些人物、最喜欢看哪一个片段或者情节、都讲了些什么等,让幼儿畅所欲言。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模仿能力。

再其次,选择的语言教育内容要使幼儿感到新奇。由于新奇,幼儿愿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比如,在一节以汽车广告为主题的语言活动上,我首先让孩子们想一想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汽车,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希望汽车有什么样的功能,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汽车等。

孩子们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我喜欢别克汽车。”“我认为奔驰车比较好。”“我要设计一辆可以在水里游的小汽车。”……孩子们的话题越谈论越热烈,这次活动也就达到了我所设计的教育目标。

最后,丰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有话可说。教师要充分挖掘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事物,以熟悉周围的生活环境,丰富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有表达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

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引导性地带幼儿直接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人的衣、食、住、行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把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讲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幼儿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习惯。

创设宽松氛围让幼儿“敢说”

在实际语言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说话的同时,也抑制了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在很多时候,由于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或者教师对问题的阐述不明确却极力希望幼儿的回答与自己预先想的相符,一旦小朋友说错了,或者所回答的内容与教师所问的有出入时,有的教师就要求幼儿把教师的问题听明白、想好了再回答,甚至有的教师对那些答非所问或者回答不正确的孩子进行责骂。

久而久之,压抑了幼儿发言的积极性,使其由有话想说却不敢说发展到有话不想说也不敢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多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耐心等待,平等交流,接受孩子的语言方式,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并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使其树立信心,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提供语言环境让幼儿“会说”

会说,就是幼儿在掌握一定语法规则的情况下,说话完整、连贯、有序、有层次并且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幼儿“会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足够的口语实践和丰富的语言刺激是关键。因此,在语言教育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语言要规范,要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而且还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我在一次以“能干的手”为主题的语言活动中,我先介绍妈妈的手能干,举了很多妈妈的手能干的例子。然后,我让孩子们说说爸爸的手会做什么。孩子们说了一番之后,我再让他们说说爷爷奶奶的手会干什么、警察叔叔的手会干什么,等等。

这样,通过丰富的言语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就会在不断的表达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其次,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接触面的日益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起来,能听懂的词汇数量也迅速提高。

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还可以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教师有必要对优美的词汇进行适当解释和造句,使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新词,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语言表达更加完整、规范,更加富有感染力。

再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大量地接触规范生动的语言,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利用诸如录音机、电视、广播等媒介,给幼儿更多的语言听力刺激,使幼儿在直观和趣味的情境中锻炼听力,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不断提高其说话能力。

幼儿园教师提高英语口语

一、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二、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与单个幼儿或少数幼儿谈话中,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

>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以下谈谈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

幼儿虽然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如我班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 “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幼儿慢慢的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并放慢讲话的速度,要求幼儿将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话讲清楚。

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较抽象和较困难。他们较分不清“你”、“我” 、“他”的关系。如:我班的小朋友在开学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妈啦!”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们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拿出各自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孩子学说短句:“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他的***”。从而让他分清三个代词分别所代表的对象。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如:有一个4 岁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这就是幼儿因上述原因出现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指导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儿会讲较短的一句完整的话了。

(二)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

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三、家庭中的日常谈话对幼儿口语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发展口语的很多有利条件。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印象和理解。

家长应善于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四、做一名善听的老师

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首先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

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 “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

其次,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 “是吗” “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

平时,为培养孩子向老师倾诉的好习惯,我注意在平时发展与孩子亲密友好、互相信任的关系。有时还向孩子透露自己的需要及情绪,让孩子知道:原来老师的“心理话”都会对我说呀,我的话也要对老师说。最后我想说“做个善听的老师真好!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